公司新聞 | 在門外擋住了非瘟,場內可別一瀉千里

時間 :2019/9/17 9:53:30點擊 :355編輯:集團策劃部

 

非瘟面前,見真章。

這場對養(yǎng)豬業(yè)的焚燎之疫,

讓養(yǎng)豬從業(yè)者愈發(fā)艱難。

可豬得養(yǎng),肉得吃。

越艱難,越堅守,越堅韌!

總會待到柳暗花明的時候。

1.png


在現(xiàn)在這個階段,如果你用了渾身解數,終于把非瘟擋在了門外,那么恭喜你,“多財多億”在向你招手。

8.png

但也別忽視另一個家伙,否則它也會讓你的豬場金庫一瀉千里,它就是豬流行性腹瀉(PED)。


豬流行性腹瀉病毒(PEDV),豬傳染性腸胃炎病毒(TGEV)和豬輪狀病毒(PROV)是造成哺乳豬痢疾的三種主要病原體。在2011年之前,這些病原體在中國豬場已經流行了超過二十年。中國在2011年早春又暴發(fā)了急性新生仔豬痢疾。通過RT- PCR證實PEDV仍然是主要的病原體,造成了感染豬場7日齡內的仔豬平均60%- 100%的死亡率。


PEDV通常首先感染陰性豬場育肥/后備母豬。接下來累積的病毒感染懷孕母豬使之帶毒,然后傳至產仔舍。隨后亞臨床感染的母豬傳染給哺乳仔豬,最后在仔豬中到達爆發(fā)點。

3.jpg


由于新生仔豬出生就會感染PED病毒,2-3日齡就會出現(xiàn)發(fā)病。所以,我們只能通過免疫母豬,讓新生仔豬通過攝取母源抗體來獲得保護。母源抗體中起保護作用的主要為分泌型IgA(SIgA)。


4.png


要讓母豬產生SIgA就必須讓母豬腸道粘膜接觸到足夠量的豬流行性腹瀉(PED)活病毒,誘導初次免疫應答。在此基礎上通過產前免疫滅活苗,誘導再次免疫應答來提高母豬體內SIgA的水平。如果沒有粘膜免疫做基礎,僅免疫滅活疫苗起不到效果。


可以選擇用野毒株或毒力較強(傳代次數較低)的疫苗毒株誘導粘膜免疫。如果在種豬群進行野毒口服免疫的話,就存在散毒而危及仔豬的風險,所以一般建議在后備母豬階段進行豬流行性腹瀉(PED)的馴化。


5.png


附:馴化步驟(供參考):后備母豬140日齡開始調出,4~5頭后備混養(yǎng)1頭2、3胎經產母豬,發(fā)情即趕走換下一頭,馴化至200日齡;馴化期間凡發(fā)現(xiàn)后備母豬拉稀,使用掃帚蘸取每欄進行擴撒清掃;在170日齡、200日齡進行兩次PED商品苗豬舍,提高抗體,切斷繼續(xù)排毒;該馴化可降低入群藍耳高抗比例為20%,而且馴化了很多未知疾病。


目前防控豬流行性腹瀉(PED)有效的疫苗——利力佳


業(yè)內首推“活毒激活+滅活苗加強”免疫模型

高抗原含量(TCID50≥108.5),有效抵抗流行野毒

連續(xù)多年被媒體評為“最具影響力的腹瀉苗”

漢世偉百萬群體的持續(xù)示范驗證

7.png


推薦使用方案:


1.  對于陽性場,曾經感染過PEDV的場,可以常年產前6、3周跟胎免疫;9、10月份(感染壓力大時)間隔4周普免2次,每次4ml?;蛘吣肛i普免3-4次/年,在產前6、3周跟胎免疫,普免和跟胎免疫重合時保證在產前2-3周有1次免疫。


2.  正在發(fā)生PED的場,只有母豬腹瀉而仔豬沒有腹瀉,能做返飼的(返飼提示:須特別關注場內藍耳和偽狂的問題,因返飼存在散毒的風險),可以立即使用母豬糞便對妊娠母豬進行返飼,返飼結束后7天,所有母豬群普免1次。2周以后加強1次;產前6周免疫1次,4ml;產前3周免疫1次,4ml。或者母豬普免3-4次/年,在產前6、3周跟胎免疫,普免和跟胎免疫重合時保證在產前2-3周有1次免疫。


3.  正在發(fā)生PED的場,只有母豬腹瀉而仔豬沒有腹瀉,不能返飼的,免疫時間可以適當推遲,當母豬出現(xiàn)50%的腹瀉時,所有母豬群立即普免1次;2周以后加強1次;產前6周免疫1次,4ml;產前3周免疫1次,4ml?;蛘吣肛i普免3-4次/年,在產前6、3周跟胎免疫,普免和跟胎免疫重合時保證在產前2-3周有1次免疫。


4.  正在發(fā)生PED的場,哺乳仔豬正在發(fā)生腹瀉,立即對妊娠舍的所有母豬進行全群普免1次,2周以后加強1次;3周后產前6周、3周母豬免疫;每次4ml?;蛘吣肛i普免3-4次/年,在產前6、3周跟胎免疫,普免和跟胎免疫重合時保證在產前2-3周有1次免疫。


5.  后備母豬,配種前,馴化后間隔4周普免2次?;蛘吣肛i普免3-4次/年,在產前6、3周跟胎免疫,普免和跟胎免疫重合時保證在產前2-3周有1次免疫。


6.  商品豬:為了減少腹瀉帶來的生長受阻以及帶毒排毒污染飼養(yǎng)環(huán)境,降低豬場PED發(fā)生幾率,可以在豬只40日齡和70日齡時,分別兩次用“利力佳”免疫,1-2ml/頭份/次。

祝你場:腹瀉去無蹤,利潤更出眾。

6.jpg


生物技術事業(yè)部    鄧紅梅